中建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總機:(010)68427096
客服:(010)68427096
版權所有:中建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京ICP備05018217號-1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北京
資訊詳情
2015~2020年中注協提示關注的重點行業和業務領域
近日,中注協發布通知,部署安排做好上市公司2020年年報審計工作的相關事宜。其中,設置專章對需要重點關注的風險較高的行業和業務領域進行提示和說明。
《通知》指出:注冊會計師要密切關注內外部環境變化對上市公司經營活動及投融資活動的影響,貫徹落實風險導向審計理念,保持職業懷疑態度,充分識別和評估舞弊和錯誤導致的重大錯報風險。在上市公司2020年年報審計工作中,重點關注下列行業、公司和高風險審計業務領域。
在每年年報審計工作啟動之際,通過發布工作通知,對具有較高風險的行業和領域進行提示,已經成為一項常態化機制。為方便理解和執行,對2015年以來中注協進行風險提示的行業和領域進行盤點。其中,收入領域5次被提及,需要給予高度關注。
(一)關注審計風險較高的行業與公司
1.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上市公司
由于全球新冠疫情,境外業務占比較高的上市公司,以及零售、旅游、交通運輸等特定行業的上市公司,受到較大影響。注冊會計師應關注持續經營相關審計風險;關注疫情影響和業績壓力而產生的舞弊風險;關注公司為應對疫情影響采取業務轉型、技術改革等措施所產生的財務影響;關注公司相關資產是否存在減值跡象,以及減值測試中的各項假設基礎和關鍵參數是否合理;關注重要的會計判斷和會計估計,無論與以前年度保持一致還是發生了改變,是否均有合理的理由,是否已充分考慮了市場和經營狀況的變化。對于重要的境外經營,應執行的審計程序不應以疫情管控下操作困難為由而減少,如果審計范圍受到限制,應考慮對審計意見的影響。
2.文化教育行業上市公司
文化教育行業市場需求顯著增加,但行業經營風險普遍存在。注冊會計師應關注公司經營的合規性,相關服務義務的履行情況以及潛在財務影響;關注公司是否存在提前收費、超長期間課時包、贈送課時、會員積分等情況,是否已合理判斷相關收入的確認模式;關注公司是否存在大量加盟商,對加盟商如何管理,相關加盟商的經營行為及其對消費者的承諾是否會導致公司需要承擔額外的義務;關注公司在服務產品開發、市場開拓和客戶維護方面的投入,相關支出的會計處理是否適當;關注虧損或收入大幅下滑的門店,是否已識別資產減值風險并進行必要測試。
3.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
房地產行業面臨市場調控政策對經營的影響以及未來再融資所需滿足的財務指標壓力。注冊會計師應結合房地產行業調控政策對公司經營產生的影響,分析公司面臨的主要風險;關注公司資產負債率等再融資指標的狀況,如在評估持續經營能力時關注對未來再融資的假設是否合理;關注公司為達到再融資相關指標是否在某些重要會計判斷和會計估計上存在傾向;關注公司為解決資金問題而進行的合作開發、售后回購、售后回租、明股實債等特殊交易的會計處理是否適當。
4.可能存在與持續經營相關的重大不確定性的上市公司
注冊會計師要基于整體經濟環境和狀況以及所了解的被審計單位的具體情況,關注被審計單位內部和外部的風險因素,評價是否存在可能導致對其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慮的事項和情況,重點關注被審計單位是否存在諸如債務違約、重大合同無法繼續履行、主要客戶或主要市場流失、銀行借款無法展期等情形。充分關注與持續經營相關的事項和注冊會計師取得的相關審計證據對財務報表披露和審計報告的影響。
5.業績異常波動的上市公司
注冊會計師應保持職業懷疑態度,結合市場行情,了解公司業務模式、產品、交易對手、經營決策等方面的情況變化,從而對公司的業績變化趨勢做出判斷。關注公司與市場趨勢、預期等不相符的波動,詢問了解原因,分析商業合理性,判斷管理層的解釋是否符合商業邏輯;關注同行業其他可比公司的業績變化;關注重大非常規交易的商業合理性及其會計處理、關注相關交易證據的完整性,對資金來源或流向進行必要的核查。
6.其他
此外,注冊會計師還應關注業績常年處于盈虧臨界點、變更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頻繁變更事務所或臨近年報披露日期變更事務所、可能觸發股票暫停交易和退市條件、被交易所實施風險警示等情形的上市公司年報審計風險,以及發債企業的年報審計風險。
(二)關注高風險審計領域
1.收入審計
注冊會計師應當基于收入確認存在舞弊風險的假定,關注收入的確認和披露是否符合會計準則和相關信息披露要求;關注首次執行新收入準則的公司是否按照“五步法”對收入進行恰當地確認和計量;關注與收入相關的財務報告內部控制設計和執行以及運行的有效性;關注收入確認的交易背景,是否存在復雜的收入安排,收入確認是否涉及較多的管理層判斷;關注海外銷售收入、新業務模式或新產品收入、存在業績對賭或其他業績承諾的業務板塊收入的真實性與合理性;關注現金流量與收入是否匹配;關注在經銷商模式下,產品的最終銷售情況;借助數據分析工具,加強對收入相關數據的多維度分析,有效識別異常情況。
2.信息系統審計
注冊會計師應關注被審計單位的運營是否高度依賴信息技術流程(包括服務機構實施的信息技術流程),以維護其財務報告和會計賬簿及記錄;如果依賴人工控制不能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注冊會計師應對信息系統一般控制和自動化應用控制進行測試。必要時,應當利用信息技術領域專家的工作。
3.貨幣資金審計
注冊會計師應設計更有針對性的審計應對措施,按照《銀行函證及回函工作操作指引》的要求,增加資金池賬戶信息的函證項目,切實做好函證相關工作。關注銀行存款函證程序的有效性;關注貨幣資金重要賬戶的期后流水;關注“存貸雙高”、集團財務公司存款受限等情況;關注違規資金占用和擔保等異常情況。
4.金融工具審計
注冊會計師應關注公司適用金融工具系列準則各項規定與要求的情況,充分關注金融工具分類及計量的準確性;關注預期信用損失模型的恰當運用,包括是否考慮前瞻性因素對金融資產減值準備的調整,計算預期信用損失所用參數的相關性和準確性,恰當識別及應對金融資產減值相關的重大錯報風險;關注金融工具的列報是否恰當。
5.集團審計
注冊會計師應關注集團審計業務的承接與保持,按照事務所質量管理制度的要求,履行內部決策程序,并確定是否能夠合理預期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集團項目組在進行充分的風險評估的基礎上,應恰當識別集團層面的重大錯報風險、識別重要組成部分、確定組成部分重要性水平;集團項目組參與組成部分注冊會計師實施的風險評估程序;對于組成部分財務信息,集團項目組應當確定由其親自執行或由組成部分注冊會計師代為執行的相關工作的類型。集團項目組和組成部分會計師應按照審計準則的要求,隨著審計的進程進行有效的雙向溝通,集團項目組應當及時向組成部分注冊會計師通報工作要求,要求組成部分注冊會計師溝通與得出集團審計結論相關的事項;集團項目組應復核組成部分注冊會計師對導致集團財務報表發生重大錯報的特別風險形成的審計工作底稿。
6.其他
注冊會計師還應重點關注資產減值、預計負債、政府補助以及存貨等相關領域的審計風險。
(一)關注審計風險較高的行業與公司
1.金融行業相關上市公司
注冊會計師應關注銀行信貸風險管理,關注貸款減值準備計提和不良貸款處置的合理性,關注網貸資金存管業務相關風險;關注信托及資產支持證券業務的資金來源、底層資產、資金使用的具體情況;關注股票質押業務相關資產減值準備計提的合理性;關注公司資管業務是否存在“資金池”、剛性兌付或利用多層嵌套、通道業務等方式將表內信用風險表外化的跡象;關注涉及P2P信貸業務的上市公司是否按照監管要求予以清退并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關注金融工具公允價值、未納入合并范圍的結構化主體等重要信息的相關披露是否充分、適當;對于業務運轉高度依賴信息系統的金融公司,要根據業務特點,加大信息系統審計力度。
2.房地產行業相關上市公司
注冊會計師應關注房地產行業調控政策對公司經營產生的影響,尤其應關注是否存在融資成本過高、融資渠道受限、商品房限價限購等情形;關注公司收入確認標準、預售收入和銷售退回等的合理性;關注開發成本、土地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成本費用是否準確、完整,利息費用資本化和費用化的劃分是否恰當;關注房地產存貨是否存在“爛尾”“空置”“滯銷”等減值跡象。
3.醫藥行業相關上市公司
注冊會計師應關注醫藥行業產業政策變化對公司生產經營的影響,尤其關注“帶量采購”對醫藥行業產品價格及毛利率的影響,存貨跌價準備是否足額計提;關注“兩票制”對醫藥流通環節的影響,特別是銷售結算方式變化對應收賬款的影響,以及銷售費用的真實性與合規性;關注研發費用資本化或費用化處理的合理性。
4.債務違約風險較高的上市公司
近期,資本市場債務違約事件頻發。注冊會計師應關注公司整體債務規模、融資成本及債務資金使用情況;關注公司現金流量與債務償還需求的匹配情況和債務償還安排;關注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違規對外擔保的情況和未披露的關聯方資金占用、擔保、質押等隱性債務風險;針對對外擔保事項,應充分了解被擔保方的財務狀況,評估違約風險;關注公司具有重大影響的被投資單位是否存在債務違約跡象,相關減值測試是否及時進行,減值計提是否充分、恰當。
5.境外業務占比較高的上市公司
注冊會計師應關注公司境外業務的商業實質,重點關注境外工程項目、國際貿易、銷售合同的真實性,尤其應關注毛利率異常的海外業務;關注涉外公司集團審計風險評估和重要組成部分的識別,加強與組成部分注冊會計師的溝通;關注外匯賬戶的設立、資金管理、稅收繳納、套期保值等特殊領域和業務,考慮利用專家工作,并充分評估其勝任能力、獨立性和工作結果。
6.業績大幅波動的上市公司
注冊會計師應保持高度的職業懷疑,關注公司業績波動的原因,就管理層作出的解釋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關注業績短時間變臉是否具有合理性,公司經營模式、產業領域、交易對手、管理層是否發生重大變化,警惕業績操縱風險;關注與業績預告相關的公司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并得到有效實施。
7.其他
注冊會計師還應關注其他受宏觀經濟變動影響較大的行業以及存在退市或股票暫停交易風險、業績常年處于盈虧臨界點、自主變更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股票質押率較高、頻繁或臨近年報披露日期更換事務所等情況的上市公司年報審計風險。
(二)關注高風險審計領域
1.收入
注冊會計師應關注收入的確認和披露是否符合會計準則要求,關注收入確認的真實交易背景,尤其應關注新業務或新產品收入、存在業績對賭或其他業績承諾的業務板塊收入的真實性與合理性;關注毛利率較高或報告期毛利率波動較大的情況;關注現金流量與收入是否匹配;關注產品或服務的最終銷售情況;關注公司是否存在復雜的收入安排,收入確認是否涉及較多的管理層判斷;強化收入相關數據的深度分析,有效識別之前未曾關注到的異常情況或較難發現的變動趨勢。
2.貨幣資金
注冊會計師應關注貨幣資金的真實性和巨額貨幣資金余額的合理性,有效實施銀行函證程序;關注存款規模與利息收入是否匹配,是否存在“存貸雙高”現象;關注是否存在與公司實際控制人相關的資金歸集業務或資金管理協議,是否存在未披露的資金受限以及關聯方資金占用等情況;關注是否存在大額境外資金,是否存在缺少具體業務支持或與交易金額不相匹配的大額資金或匯票往來等異常情況。
3.商譽
注冊會計師應關注商譽的初始確認和計量,關注交易對價的分攤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未充分識別無形資產,導致商譽虛高的情況;關注與商譽有關的業績承諾達標情況,是否存在精準達標或未達標,但未充分計提商譽減值的情況;關注商譽減值測試相關內部控制設計和執行的有效性;關注管理層采用的商譽減值測試模型和關鍵假設的合理性以及減值測試涉及基礎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關注管理層利用外部專家進行商譽減值測試過程及結果的合理性。
4.金融工具
注冊會計師應高度關注新金融工具系列準則的各項規定與要求,審慎評估管理層對相關會計政策或會計估計變更及相關披露的合理性;關注金融資產是否根據準則要求進行恰當、合理分類和披露;關注金融負債與權益工具的劃分是否合規;關注利用預期信用損失模型對損失階段劃分是否正確,遷徙率模型的相關假設是否合理,資產減值計提是否充分。此外,還應關注管理層對非交易性權益工具的分類是否恰當,估值是否公允。
5.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
注冊會計師應對異常的關聯方交易保持警惕,關注交易的對方是否為未披露的關聯方;關注關聯方交易的商業合理性、相關條款的公平性以及交易價格的公允性等情況;關注是否存在關聯交易非關聯化。此外,還應關注公司大股東是否存在違規資金占用、股權質押融資以及以上市公司名義違規對外借款或擔保等問題。
6.持續經營
注冊會計師應關注可能導致被審計單位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慮的事項,關注公司盈利能力、融資能力、未來經營狀況和現金流量預期,評價管理層對企業持續經營能力的評估是否全面、恰當;與管理層和控股股東進行充分溝通,獲取詳細的經營計劃,結合市場情況分析,評價管理層改善措施能否實質性消除對持續經營能力的重大疑慮,并考慮其對審計報告可能產生的影響。
7.重大非常規交易
注冊會計師應對重大非常規交易保持高度的職業懷疑,關注上市公司是否利用缺乏商業實質的交易,或通過變更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操縱利潤;關注臨近期末發生的大額收入確認、資產或股權處置、政府補助、投資收益確認等重大非常規交易,充分考慮可能存在的利潤調節或利益輸送風險,設計并實施有針對性的審計程序。
8.其他
注冊會計師還應重點關注存貨和成本、業績承諾補償、資產減值、預計負債以及集團審計、信息系統審計等相關領域的審計風險。
(一)關注審計風險較高的行業與公司
1.面臨股票暫停交易和退市風險的上市公司
注冊會計師要關注可能觸發股票暫停交易和退市條件的各種情形,尤其應關注涉嫌重大違法和年報造假行為、凈利潤連續為負值、期末凈資產為負值、營業收入低于1000萬、上年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的上市公司;對被交易所實施風險警示的上市公司,應重點關注該類公司涉及非無保留審計意見相關事項是否可以得到妥善解決。注冊會計師還要關注控股股東高比例質押上市公司股票情況,分析判斷實際控制權變動的可能性,以及對上市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和財務報表的影響。
2.近3年發生重大資產重組的上市公司
注冊會計師要關注近3年重大資產重組業績承諾完成情況及其相關的補償安排,關注交易完成后重組標的業績表現,對于業績承諾未達標的,應關注差異原因及原估值的公允性;對于業績承諾“精準達標”的,應充分關注重組標的年度內出現的異常交易和經營活動的真實性、成本費用的完整性。注冊會計師還要關注上市公司收購或轉型進入互聯網、網絡游戲、影視等新興業態的情形,針對特殊行業設計、實施更具針對性的審計程序。
3.發生重大非常規交易的上市公司
注冊會計師應當保持應有的職業懷疑,關注上市公司是否利用缺乏商業實質的交易,或通過變更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操縱利潤;關注交易定價的公允性、關聯交易非關聯化的異常情形和潛在的利益輸送;關注各項財務數據及其與非財務數據的異常關系,有針對性地設計和實施審計程序。
4.其他
注冊會計師還要關注存在業績常年處于盈虧臨界點、業績劇烈波動以及臨近年報披露日期更換事務所等情況的上市公司。
(二)關注高風險審計領域
1.關注持續經營能力
注冊會計師應重點關注公司的融資能力、未來經營狀況和現金流量預期,評價管理層對企業持續經營能力的評估是否全面、恰當;與管理層和控股股東進行充分溝通,獲取未來的詳細經營計劃,結合對市場情況的分析,評價管理層相關改善措施能否實質性消除對持續經營能力的重大疑慮;特別關注持續經營能力評價結果對審計意見的影響。
2.關注資產減值測試
注冊會計師應充分考慮上市公司年度經營狀況和未來盈利能力,綜合判斷相關資產是否存在減值跡象,檢查減值準備計提的合理性和準確性;了解管理層是否聘請專家協助執行資產減值測試,并對其專業勝任能力、獨立性以及評估采用的估值方法和基礎數據進行評價,既要防止出現減值跡象不減值,也要防止超額計提減值;對于報告期末大額商譽,要關注管理層是否定期或及時進行商譽減值測試,是否將商譽合理分攤至資產組或資產組組合進行減值測試,并關注商譽減值的會計處理及信息披露。
3.關注結構化主體的會計處理
注冊會計師應重點關注公司設立或投資的合伙企業、投資基金等結構化主體,檢查相關合伙協議、投資協議、產品說明等相關文件,結合交易各方背景、交易實質、可變回報,以及相關主體財務和經營決策、決策人員權力限制、利潤分享或損失承擔機制等因素,就上市公司對結構化主體是否具有實質性控制,是否應納入合并范圍,以及相關資產和負債的計量進行綜合判斷。
4.其他
注冊會計師還要關注信息系統審計、股份回購、股份支付、關聯方關系及關聯方交易、集團審計、境外業務等審計領域。
(一)關注審計風險較高的行業與公司
1.互聯網行業相關上市公司
這類公司大多業務模式新、結算方式多、業績波動大、經營風險高。要關注收入確認的真實性和合理性,判斷相關交易安排是否具有商業實質,關注收入確認政策能否反映其業務模式特點,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相關規定,相關重要列報和披露是否充分、適當;要充分了解相關監管政策,關注互聯網業務的合規性、資金賬戶的安全性以及保證擔保等事項,結合互聯網業務高度依賴信息系統、涉及客戶數量多且交易量大等特點,關注相關內部控制設計的合理性和執行的有效性,以及對財務報表可能產生的影響;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專家的工作,關注信息系統的相關內部控制流程、數據集成的準確性以及數據備份的安全性,對信息系統生成數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進行驗證,關注信息系統業務數據的邏輯性,以及與相關財務信息的匹配程度。
2.金融類相關上市公司
要關注公司是否正確區分金融負債和權益工具,是否正確終止確認金融資產并考慮擔?;蜓a償義務的影響;要關注銀行信貸風險管理,關注貸款五級分類的準確性,以及減值準備計提和不良貸款處置的合理性;關注同業業務會計核算的準確性;關注金融工具估值的合理性;關注新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業務模式和盈利方式,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和監管規范要求;關注金融工具公允價值、未納入合并范圍的結構化主體等重要信息的相關披露是否充分、適當;關注公司的資管業務是否存在“資金池”、剛性兌付、違規承諾收益或其他利用多層嵌套、通道業務等方式將表內信用風險表外化的跡象。
3.發生重大非常規交易的上市公司
要特別關注具有以下特征的重大非常規交易,充分考慮其舞弊風險:缺乏合理商業實質、交易條款或交易對象異常、無實際資金流、臨近期末發生、客戶或供應商為境外注冊、資產移交手續尚未完成等;要針對重大非常規交易,從多個角度專門設計實施有針對性的審計程序,審慎運用職業判斷,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形成合理的審計結論。
4.其他
除上述公司外,業績常年處于盈虧臨界點以及業績劇烈波動的上市公司等也應當加以關注。
(二)關注高風險審計領域
1.商譽的確認、計量、減值測試與披露
關注公司是否以購買日公允價值重新確認和計量被購買方所有可辨認資產和負債(包括被購買方應予確認而未確認的資產和負債),是否因未能恰當識別和確認被購買方的可辨認資產(尤其是無形資產)和負債而形成大額商譽;若被購買方于購買日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及商譽的確認和減值需要外部專家的參與和協助,則需要評價外部專家的勝任能力和客觀性,并針對其工作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要關注公司商譽減值測試方法的正確性以及公司管理層盈利的合理性;若公司報告期末存在巨額商譽,則需要關注公司是否恰當披露減值測試方法、關鍵假設以及減值測試所使用的增長率、毛利率、折現率等關鍵參數。
2.財務報表合并范圍的確定
關注公司是否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合理確定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對于公司設立或投資的合伙企業、投資基金等結構化主體,應充分關注相關安排的設計目的與意圖,綜合考慮有關合同、協議等約定的相關主體財務和經營決策、決策人員權力限制、利潤分享或損失承擔機制等因素,判斷是否對被投資企業具有控制,并據此確定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對于公司參與的PPP項目,要關注其是否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相關規定,分別從基金層面和項目公司層面判斷項目是否應當納入合并范圍,是否存在將應納入合并報表的PPP項目作為表外業務處理,調節資產、負債和利潤的情況。
3.收入的確認與計量
要基于收入確認舞弊風險假定,關注收入的真實性以及確認、計量的合理性,尤其是新業務或新產品收入的真實性與合理性(如買方信貸銷售模式下,出售方為買方信貸提供擔保時的收入確認與計量);關注存在業績對賭或其他業績承諾的業務板塊收入,以及毛利率較高或報告期毛利率波動較大的業務收入;關注現金流量與收入是否存在嚴重不匹配的情況;關注產品或服務的最終銷售情況,尤其是經銷商模式下的產品或服務終端銷售;關注公司是否存在復雜的收入安排,收入確認是否涉及較多的管理層判斷等。
4.政府補助的確認與計量
要認真檢查政府補助有關文件,關注相關交易的性質是屬于政府補助,還是屬于資本性投入或政府購買服務;關注政府補助分類的合理性,是與資產相關還是與收益相關;關注政府補助所附條件是否滿足,是否違背國家產業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必要時與相關政府部門溝通或實施函證程序;關注政策性優惠貸款貼息相關會計處理的恰當性。
5.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變更的合理性及影響
要結合公司經營狀況的變化以及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要求,充分了解公司變更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的意圖和合理性,尤其應當關注公司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變更前后經營成果發生的重大變化,關注公司是否存在通過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變更實現扭虧為盈,是否存在濫用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變更調節資產和利潤等情況。
6.其他
除上述領域外,關聯方關系及關聯方交易、股份支付、持續經營、境外業務審計等也是審計工作應當關注的重大錯報風險領域。
(一)關注審計風險較高的行業與公司
1.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的上市公司
充分關注上市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關注產銷量與行業總體趨勢及市場需求關系的合理性;特別關注上市公司在經營困難時期作出的特殊交易安排。
2.農、林、牧、漁類以及高新技術產業相關上市公司
在評估舞弊風險時充分考慮稅收優惠政策的影響;要特別關注特殊存貨的存在性和計價的準確性,必要時考慮利用專家工作。
3.頻繁并購重組的上市公司
對頻繁并購重組、主業不突出的上市公司保持高度警覺;關注業績補償條款會計處理的恰當性,警惕上市公司為達到業績承諾而操縱利潤;關注治理層和管理層是否發生重大變化,特別關注是否存在管理層凌駕于內部控制之上的可能性;關注商譽確認的合理性以及減值準備計提的恰當性。
4.涉及高風險金融業務的上市公司
關注金融工具分類的恰當性和計價的準確性;特別關注混合金融工具會計處理的恰當性;對于進口付匯額度較大、海外融資頭寸較大的上市公司,關注匯率波動對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的影響,特別關注外匯套期保值的有效性和會計處理的恰當性;關注發行債券的信用風險。
5.發生重大非常規交易的上市公司
特別關注臨近會計期末發生的、難以確定商業實質、交易條款異常、與海外客戶和供應商進行的重大非常規交易,充分考慮舞弊的可能性;要針對重大非常規交易專門設計實施審計程序,獲取具有高度相關性和可靠性的審計證據。
(二)關注高風險審計領域
(一)關注審計風險較高的行業與公司
1. 煤炭、鋼鐵、有色金屬、房地產等與宏觀經濟形勢及經濟周期密切相關的上市公司
隨著經濟增速放緩,一些上市公司存在經營困難,要特別關注應收賬款、存貨、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和商譽等資產減值測試和減值計提的充分性和合理性,要特別關注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
2.農、林、牧、漁類上市公司
要關注生物資產的存在性、完整性以及減值計提的充分性和合理性。
3.有金融工具和復雜衍生品投資的上市公司
要關注當前資本市場環境變化對金融工具和復雜衍生品識別及公允價值計量的影響。
4.開展創新業務的上市公司
要充分關注其創新交易與業務,特別是要關注其收入確認是否符合會計準則,且反映了創新業務模式的特點。對有“新三板”公司年報審計業務的,也要充分關注類似特殊性。
(二)關注高風險審計領域
-
收入的確認與計量 -
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 -
資產減值 -
期后事項 -
重大或有事項 -
政府補助